唐尚珺16次高考冲了8次,冲志愿的利与弊,如何更理性地冲一冲?
同学们即将填报高考志愿,唐尚“冲一冲、珺次稳一稳、高考梅州市某某文化传媒培训学校保一保”的冲次冲志冲话题又成了热门,说着容易,利弊理性做着难,何更我听到很多人都在鼓励填报高考志愿冲一冲,地冲到底是唐尚睁着眼冲,还是珺次闭着眼冲?
朋友们都知道广西有个“高考钉子户”唐尚珺,他今年37岁,高考曾经16次高考,冲次冲志冲15次复读。利弊理性
他栽就栽在闭着眼睛冲上面了。何更
唐尚珺自2009年至2024年,地冲一直在冲冲冲,唐尚不知道今年是否能够冲上岸。
第一轮冲冲冲:2009至2013年,唐尚珺就是要冲985,目标是北大清华,当然屡冲屡败,梅州市某某文化传媒培训学校屡败屡冲。
第二轮冲冲冲:2014年,唐尚珺高考573分,冲西南政法大学,结果不是自己要冲的专业,继续复读。
第三轮冲冲冲:2015年,唐尚珺高考587分,冲吉林大学,专业被调剂,没冲上去。
第四轮冲冲冲:2016年,唐尚珺625分,冲中国政法大学,也是专业不理想,复读。
第五轮冲冲冲:2019年,唐尚珺645分,冲上重庆大学,专业被调剂。
第六轮冲冲冲:2021年,唐尚珺591分,冲上广西大学,放弃。
第七轮冲冲冲:2022年,唐尚珺考了703分,也是他分数最高的一年,冲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结果专业被调剂,放弃。
第八轮冲冲冲:2023年,唐尚珺594分,冲上华中师范大学,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
2024年,听说唐尚珺还想冲华中师范大学,咱们拭目以待!
从唐尚珺冲一冲的经历看,高考报志愿的冲冲冲,绝对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成功上岸,用不好,名落孙山。
一,说冲一冲,先了解什么是“冲稳保”?
“冲稳保”就是高考填报志愿的套路公式,冲一冲,也就是常说的“蹦一蹦摘桃子”,有赌的成分在。
“稳一稳”,是选择与你的分数和气质匹配的大学。
“保一保”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前面兵败如山倒,后边的志愿能够保得住。
二,为什么要“冲一冲”呢?
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1.不想浪费分数,毕竟奋斗12年,付出了那么多,高考每一分都是心血和汗水,怎么能够白白浪费掉呢?说白了,决不能高分低就,低分高就最好。这也是人性!
2.这山望着那山高,想去更好的大学,比如:清北、华五、C9、985、211、普通本科,反正越有名气越好。
3.想要一个排名更高的专业。好专业意味着毕业后好就业,薪水高,环境舒服,社会地位高等。
既然是冲一冲,肯定是分数低的往分数高的地方冲,冲的是好学校,好专业。
三,“冲一冲”有什么危险没有?
既然是冲,肯定存在危险:
1.被退档的危险。
如果第一个志愿冲一冲,那么有3种可能:
第一种已经投档,因为没有勾选专业服从调剂,可能会被退档,一旦退档,一般不会再次投档。
第二种已经投档,勾选专业服从调剂,但是可能因为体检、分数低等被退档。
如果第一二三志愿冲一冲,那么只要前3个志愿中其中一个被投档后,又被退档,之后的志愿全部作废。
2.专业被调剂的危险。
如果已经被投档,但是因为勾选专业服从调剂,冲的专业录取分数高,被调剂为分数低的冷门专业可能性大。
每年很多考生抱怨专业被调剂了,原因是没有冲上好的专业。
四,如何更理性地“冲一冲?”
1.参考去年该专业的最低录取位次。分数并不重要,位次才是关键。
2.高校招生计划是否调整。学校招生网都会发布今年的招生计划,可以和去年的对比一下,是否有专业类别调整,是否有名额调整,是否有专业设置调整。
3.今年报考专业的热度。看看这三年来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下滑,大家更加看重硬科技,使得各个高校理工科专业相比经管类专业的位次有明显提升,而各个学校的经管类出现明显的下滑,包括头部学校。但是,这正是捡漏头部高校经管类的好时候。
五,什么时候不可以“冲一冲”?
1.有明确的学校目标,比如,我就是对这个学校有情怀,并且按照去年的位次能够稳录取。直接把该学校所有专业按照兴趣爱好或者去年的位次从头到尾都填上。
2.有明确的专业目标,比如我就是想上这个专业。直接把拥有该专业的学校按照去年的位次从头到尾都填上。
3.在此基础上,后面再填一下保底的学校,或者也可以加上一些冲的学校。
说实话,每年我都帮助亲戚朋友填报高考志愿,我承认思想保守,一般情况都不去冲,建议他们把最想去的学校或者专业放在第一志愿位置上。
另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自己愿意冲就冲,有些考生是不管专业好坏,就是想冲好学校,希望将来不靠专业就业,靠学校名气就业。
很多人更看重名誉,好学校说起来好听,有荣誉感,且一辈子改变不了学历出身,所以学校名气伴你一生。再者说,好学校机会可能多一点,但是你得把握住并且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才有实际意义。
我不赞成广西“高考钉子户”唐尚珺的冲一冲,他冲了16年,冲上了上海交通大学都要放弃,结果去年被华中师范大学退档,如果唐尚珺十年前不放弃西南政法大学,如今恐怕博士也毕业了,他纯粹是把自己给耽误了。
(责任编辑:时尚)